夢境桃花源

編輯:李軍 2015-04-14 12:00:53
—分享—

 
        桃花源就在身邊,,始終把她當(dāng)做一個夢,,一直放在心里頭。
        挨近夏的邊緣,,在濃得化不開的春光中走進桃花源,。進園瞬間定格的“福地洞天”如日光升起的圖騰,,照亮接下來的游程。
        漫步桃花林,,還有些許桃花戀戀不舍開在幽徑的枝頭,,向游人招展著桃林風(fēng)采。從“淵明祠”右側(cè)拾級而上,,蔥蔥郁郁的樹木翠竹聚攏著桃花源的仙氣,,拓開渾然天成的自然氧吧,吸引著游人融入桃源悠然的懷抱和緩呼吸中吐故納新,。
        經(jīng)過方竹亭,,伸手撫那看上去圓圓實則方方的竹子,不知多少人撫過這枝這節(jié),,感慨方竹之神奇,。生長在這方天地的方竹,烘托了桃花源難以喻釋的夢幻田園,。
        來到桃花觀,,憑欄而倚,看見眾多游人心誠的手摸廟堂門前大大的福字,,然后手持清香進廟祈禱......
        沿山行,,地上新出的竹筍蔚為壯觀,樹林間陽光斑駁,,光影投在如柱的竹筍上,,直立的竹筍拔節(jié)向上,高的矮的,,多象血氣方剛的青年,。
        踏上高舉閣,向下俯視,,亭臺樓閣掩映在綠色之中,,從山腳山腰到山頂,,桃花源特色擂茶款款熱情隨處可見。    
        進入秦人村,,長長的竹廊依山傍水,,山彎里,一排排開得迤邐的花紅纏繞著竹廊,,幽靜的空谷傳來幾聲牛兒“哞哞”的聲音,。臨水而立,水謝花臺,,游人們漫步品茶交流言笑...悠然自得地享受鳥語花香,。青棕竹舍,清風(fēng)相隨,,古樸風(fēng)韻,,心曠神怡。眼前景致,,不由得想起陶公“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雖沒有秋天的菊實練達(dá),,卻有春天曼妙的多姿多彩,算是體驗了一番“濃春踏訪秦人村,,福地山水享悠閑”的況味,,自古至今名人和好山好水確實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
        穿過長長竹廊,,來到秦城道,,一條近五十米的山洞看得見前方出口的光亮。原以為這是秦人古洞,,和同行交流才知道今天的游程繞過了秦人古洞,,私下有些遺憾,轉(zhuǎn)念一想,,人生哪有不留遺憾的,,少時懵懂,第一次和伙伴們騎自行車踏訪桃花源,,秦人古洞口那一簾飛瀉的瀑布就象一簾幽夢掛在心頭,,以至后來有機會再打量,也不忍驚擾記憶中最初的難忘,。此次,,便決定不再前往,就讓那一簾幽夢留在記憶深處吧,。秦城道是后造的一條下山通道,,出洞后向山下行,,就到了秦城......
       賞桃花源,必登水府閣,。水府閣是桃花源景區(qū)的最高點,,爬上水府閣,舉目望出,,沅江在這里轉(zhuǎn)了一個大彎,,江心綠洲恰似一彎半月,引領(lǐng)著沅水進入寬闊水道,。山色水潤,,此話不假,一定程度上是秀美沅江滋潤了桃花源這個美人,。有山有水就是好地方,,這是江南美景的特色。桃花源因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聞名天下,,沅江因桃花源而彰顯古文化底蘊,。
        桃花源最大的宮殿“桃川宮”就在水府閣旁,此行不巧,,“桃川宮”正在密閉維修,,不接待游客,又添些遺憾,。返路上,,安慰自己,就把這些遺憾留在那里,,待日后生些念想,,夢境再現(xiàn)桃花源。

編輯:李軍

閱讀下一篇

返回桃源新聞網(wǎng)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