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黃飛躍:我眼中的父母官

編輯:李軍 2017-08-16 17:31:26
—分享—

記得多年前,,我去從政的閨蜜家度假,,晚上有他們縣級領導小范圍活動——跳舞我是不會的,唱歌倒也勉強為之,,一曲下來,,便有秘書之類的人要我去請在場的領導跳舞,我令人噴飯地說:“我為什么要請書記跳舞呀,?克林頓在這兒,,也得是他請我跳舞!”幸好書記當場站起來做了請的手勢,。我在極度尷尬中隨音樂胡亂走了幾圈,。事后,閨蜜說:“你怎么那么酸腐,?政界都這樣,,都是女同志請領導跳舞!”我狠狠地回:“我又不是政界的,,我為什么要請領導跳舞,?女士優(yōu)先,尊重女性才是紳士,!”
從此,,我不參與任何以政客身份的人的聚會或活動,只做我的“酸腐書生”,、“清高平民”,。
今年暑假,作為“叮當網絡助學”的志愿者,,我去很遠的山村走訪貧困的孩子,,讓我有幸真正見識了政界的“父母官”。
熟悉“黃飛躍”這個名字是在朋友圈,,偶爾讀讀他的詩歌,,只以為他是個憂郁的詩人。也只閱其詩,,不識其人,。真正認識他還是因為與“鄉(xiāng)官”老兵詩人李祖新大哥的一次聚會。我們加了微友。偶爾發(fā)現他的朋友圈,,說有一個高考學子成績優(yōu)異,,家境貧寒,我便聯系了飛躍,,想幫幫這個孩子,。
七月初,正是桃源遭受特大洪水的日子,,洪水剛退,,我便冒著酷暑和另一位志愿者謝柏蓮老師去走訪那位孩子。飛躍風塵仆仆地趕到汽車??奎c接我們,。這是我與飛躍的近距離接觸,從外表看,,這是一個帥氣的大男孩,,有明星氣質,雖然眼里布滿血絲,,但笑意從腳尖已然飛到眉梢,,我們對他的信任,親切之感便油然而生,。
從飛躍不斷接聽的電話中陸續(xù)了解到,,這位湖南省作協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桃源詩刊》主編,、第十屆“丁玲文學獎”獲得者竟然是“村官”。
據飛躍介紹,,這次洪災,,他們村損失慘重,,有兩千多畝稻田被淹,,很多家庭遭受洪水淹沒,村干部日夜組織轉移老百姓財物牲口,。前段時間幾天幾夜沒合眼,,這幾天又在發(fā)放救災物資和糧食種子,組織老百姓自救重播水稻,。難怪大帥哥眼睛布滿血絲,,臉色黝黑。
    在我給孩子家拍照了解情況的間隙,,飛躍抱歉地說,,要去什么地方一會兒,拿一個老人的證明,給老人申請辦理低保,。在返回途中,,飛躍又給一位高齡黨員順路送去慰問金。
    在我接觸不到半天時間,,這位村官直接辦公兩起,、電話辦公四起。最難能可貴的,,我不僅沒聽到一句怨言,,而是聽到飛躍不停地說,“好多家庭真的很困難,,真的很不容易”,。
    初見陳小立女士,是我去走訪另一名失去父母的孩子時——7月19號,,氣溫高達38度,。飛躍老弟還在鄉(xiāng)政府開會,我便和謝老師在詩人,、作家,、《桃源詩刊》總編楚天之云的陪同下,來到鄭家驛鎮(zhèn)新石村村支書家里等待飛躍,。
    在和村支書夫人聊天等待中,,得知村支書去洲上農戶家了。
    十點鐘,,“辛苦!辛苦!”隨著語聲,,飛躍已然進來,后面跟著一男一女,。女士穿著藍色小花裙子,,胸帶工作牌,窈窕俏麗,,面若桃花,,頭發(fā)簡單的綰在腦后。飛躍介紹,,這位女士是鄉(xiāng)鎮(zhèn)府領導陳小立,,分管組織、宣傳,、人事,、婦聯、遠程教育,、農村文明創(chuàng)建等等等,,這么多名頭我自然是記不得的,,聽著頭都有點暈。
    簡單介紹情況后,,我們便驅車來到新石村陳家灣組,。孩子家的情況,陳女士和隨同的鄉(xiāng)干部了如指掌,,我簡單拍照,,和孩子進行了溝通,便驅車趕往另一個失去父母的孩子家,。
     一路行來,,陳女士在車上和飛躍交流著新石村貧困孩子的情況、貧困黨員的情況,、貧困農戶的情況,。我有些詫異,這樣一位四月份才上任的弱弱女子,,對村上每個家庭情況了如指掌,,該要每天走訪多遠的路程?江南的夏天,,火一樣的熾熱,,如若不是走訪孩子,我定是呆在家中不會出門的,。而這位嬌俏的小女人,,每天都奔波在田間地頭,農戶人家……
    汽車行駛在鄉(xiāng)村公路上,,路旁水邊不見星點垃圾,。鄉(xiāng)村農戶聚住地道路兩旁鮮花盛開,樹木蔥蘢,,圩場街道清爽干凈,。
    在前些年的很多媒介中,我所看到的都是政府干部的負面新聞,,我所經過的鄉(xiāng)鎮(zhèn)農村垃圾遍地污水橫流,,街道小鋪處處可見打牌賭博及無所事事圍觀的人。讓我對政府干部的形象很有折扣,。和陳女士以及他的同事只是初見,,卻讓我對鄭家驛鎮(zhèn)的基層干部肅然起敬,。深深感到作為基層干部,,他們有多不容易。
    鄭家驛,,這塊讓我感動的熱土,,這群讓我肅然起敬的父母官,!
    抬頭看天,天高云淡,,回望四野,,山青水碧。
    好干凈的人,,好干凈的世界,!

(一審:佚  名)

(二審:田  浩)

(三審:李澤紅)

編輯:李軍

閱讀下一篇

返回桃源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