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守護“折翼天使”,,桃源有這樣一群“老師媽媽”

來源:桃源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楊凱嵐 編輯:李軍-ty 2021-10-15 15:32:01
—分享—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女性:她們愛崗敬業(yè),,用青春和汗水書寫著桃源的美麗,;她們不讓須眉,憑借真才實干頂起社會的半邊天,;她們以生命為筆,,以行動為墨,譜寫著不平凡的人生,。今天,,跟桃子姐姐一起,聆聽湖南省“三八紅旗集體”——桃源特殊教育學校老師們的故事,。

桃源特殊教育學校是一個女職工占多數的單位,,全校38名工作人員,其中女同志28名,。女職工構成了學校的主體,,是學校工作的中堅力量,學校女老師們多年來在扶殘育殘,、康復訓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用自己的專業(yè)和熱情、美麗和堅韌,,處處發(fā)揚無私奉獻的精神,,所取得的輝煌成績,無不浸透著巾幗玫瑰們的心血和汗水,。

讓孩子們回“家”,老師也是“媽媽”

“老師,,節(jié)日快樂!”每年的教師節(jié),,這個簡短而又溫馨的祝福都會響徹校園,;同時,這句話也會成為教師節(jié)朋友圈的刷屏主旋律,?;蛟S,這是對園丁們最大的安慰,。

而在桃源特殊教育學校,,卻是另一番景象,這里的孩子們或聽力障礙,,或語言殘疾,,或智力缺陷,就像折翼的天使,、失語的精靈,,有的孩子不僅對節(jié)日的概念模糊不清,甚至老師們的每一個微笑,、每一份付出,、每一句問候,通常都得不到強烈的回應和反響,。

桃源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彭敏告訴桃子姐姐:“正因為孩子們的特殊性,,老師的教學難度大,獲得的成就感小,,這也要求我們的老師不僅要細心,,更要有愛心、耐心和責任心,。

孩子們最小的只有5,、6歲,寄宿在學校,,生活和學習都有很多困難,。老師不僅是老師,更像媽媽,。她們對每一位孩子都充滿了愛心,,晨午檢用臉去貼孩子的臉感受是否發(fā)熱了;遇到孩子生病了,,就帶到附近診所輸液,,給孩子買好吃的水果,從家里做上可口的飯菜給他們吃,;冬天,,孩子們冷了,她們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拿來給他們穿上······

采訪中,回憶起這些,,2020年參加工作的杜巧君老師感慨萬分,,這位90后老師告訴桃子姐姐,她就有一個“幺兒”,。杜老師口中的“幺兒”名叫文文,,是一個典型的自閉癥孩子,同時伴有中重度的智力遲緩,,生活自理非常困難,,由于家里的特殊原因,沒有家長陪讀照顧他的生活,。

“文文和我?guī)缀酢斡安浑x’,,他和我一起吃午飯,可以進出我的辦公室,、可以吃我的零食,、可以陪我在書法教室練字·····杜老師笑著說?!叭欢@些并非無意義的陪伴,,在這個過程中,我有意識地訓練文文聽指令的能力,,有意識地讓他做一些事情,,比如拿一個東西、扔一下垃圾,、放一個杯子等,。慢慢地,我看到了他的進步,,哪怕很小,,我都很高興?!?/p>

在桃源特殊教育學校,,像杜老師一樣,有”幺兒“的老師還有很多,。她們從來不向家長報功和求回報,,都把它作為自己的義務來默默地承擔著。更有一些有精神障礙的孩子,,時有突發(fā)癲狂,,沖動傷人的事發(fā)生,輕則被吐口水挨咬,、重則挨打的老師不在少數,。

俗話說“師者父母心”,,她們總是把委屈深深地埋在心底,把愛心一如既往地留給智力障礙兒童,,用理解,、寬容、同情,、愛護,、關懷、為這些孩子營造了一個愛的港灣,。

揮灑青春熱情,引領特教創(chuàng)新

走進桃源特殊教育學校,,校園雖然不大,,但是干凈整潔,雖然沒有瑯瑯讀書聲,,但依然洋溢著歡聲笑語,;走進每一間教室,更是讓人耳目一新:綠意盎然的植物角,、書寫美觀的黑板報,、老師和孩子們制作的手工······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享受幸福童年生活,獲得全面綜合康復,,為將來適應自身發(fā)展和社會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每年都會開展十大主題活動?!疤以刺厥饨逃龑W校教導主任張燕告訴桃子姐姐,。讀書月、體育月,、藝術月······主題鮮明的主題活動交給年輕老師們負責,,從策劃、安排,、踩點到布場,、主持、演出······所有環(huán)節(jié)都是老師們親力親為,。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慶祝黨的生日,建黨節(jié)前夕,,學校就組織開展了“品讀紅色經典,,傳承紅色基因”的讀書月主題演出。與常規(guī)表演不同,,這臺節(jié)目可謂狀況不斷——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小指揮的手勢沒有打在節(jié)拍上,合唱群的聲音也不夠整齊響亮;詩朗誦《春曉》,,幼童演員常會忘詞,,需要家長一對一在后面提醒;紅色故事分享《小蘿卜頭》,,表演者才念兩句就害羞跑下臺,,被老師勸回后,全程表演都遮著臉……

66名學生參與演出,,27名家長上臺陪同,。桃源特殊教育學校這場紅色表演,雖稍少了些秩序,,卻無時無刻不在觸動著所有人的心弦,,全場掌聲雷動,觀者熱淚盈眶,。

對學生來說,,每一次活動,就如同一個教育素材的資源包,,可以挖掘認知,、生活、語言,、健康,、藝術、安全等方面知識和技能,,也可以開發(fā)思想道德,、行為習慣、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教育素材,,同時,,這些活動提供了學生體驗的形式與過程,所以它能夠給學生帶來綜合的,、整體的康復效果,。

對老師來說,每一次活動,,都是一次思考與實踐機會,,它使老師成為學校有機體的一部分,和孩子們有了更深層次交流,,達到了教師和學生的真正融合,;同時讓老師感受到了集體的關懷,在自我展示中表現了價值,,在和諧的同事關系中找準了定位,,還可以從學生豐富的情感,、不斷地進步中,體會到職業(yè)的成功,,這都是老師快樂的源泉,。

此外,學校在教學管理方面也是大膽改革創(chuàng)新,。在課堂教學管理方面,,發(fā)揮骨干教師的頭雁作用,扶持帶動青年教師向專業(yè)化發(fā)展,。每學期都開展書法,、普通話、手語等基本功大賽,,人人練就一手過硬的教學基本功,。學校以科研為先導,以教研為主線,,倡導創(chuàng)新精神,借助課題實驗,,大興教研之風,,學校參加的湖南省特殊教育 “十一五”“十二五”期間的課題研究,分別獲得省教育科研三,、二等獎,。

同時,學校非常重視文體藝教育,,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開設有書法繪畫小組、舞蹈小組,、乒乓球小組······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為殘疾兒童掌握一技之長,平等參與社會活動,,創(chuàng)造生活奠定基礎,;學校排演的舞蹈也多次獲獎并參加公益演出,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堅持送教上門,,圓孩子求知夢

為了幫助更多重度殘疾的孩子,自2016年9月起,,桃源特殊教育學校為全縣城鄉(xiāng)不能到校就讀的重度殘疾少年兒童開展“送教上門”服務工作,,采取精準科學的教育康復策略,讓特殊孩子在運動,、感知,、認知,、語言交往、生活適應等方面有了改善和提高,,為他們將來融入社會打下基礎,。

為了真正把“送教上門”這項“惠民工程”做到實處,桃源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們不辭勞苦,,不計報酬,,利用休息時間上門送教寒來暑往,,春去秋來,,老師們的足跡遍布全縣每一個鄉(xiāng)鎮(zhèn),奔波于農村的角角落落,,無論山高路遠,、酷暑嚴寒,只要哪里有殘疾孩子,,哪里就有她們的身影,。特教學校的老師們利用休息時間為殘疾孩子“送教上門”

“還記得第一次和花花老師送教,去剪市鎮(zhèn)沙蘿村的王剛家里,,山路十八彎,,不知道問了多少人。再去時,,我們倆還在自我嘲諷,,慘了!上次耕田的伯伯沒在這兒了,!上次看到的養(yǎng)雞場怎么還沒到,?到底是左轉還是右轉?”學前康復部主任張超老師回憶說,。

她們把課堂搬到了最需要的地方,,或客廳、或臥室,、或庭院,,只要是能有一張書桌、一塊平地足矣,;她們將提前精心準備的教學內容傳授給這些最渴望知識,、渴望關懷的孩子們。

她們俯首,、彎腰,,或蹲、或站,,一講就是三個課時,;她們給孩子們帶來的是知識和成長的動力,,給家長帶來的是希望和寄托,而帶走的卻是一身疲憊,,累并快樂著是對這份工作最好的詮釋,。

教師們的辛勤付出,感動著每一位家長,,也得到了上級部門的一致認可,,2019年9月,桃源縣特殊教育指導中心在學校正式掛牌成立,,這是全市縣域范圍內的首個特殊教育指導中心,。

后記

寫完以上文字,記者想起了第一次踏進桃源特殊教育學校大門的情景:咿咿呀呀的叫聲,、手舞足蹈的口語,、神情呆滯的學生,交流的困難,、管理的難度,,讓人震驚。對于外界來說,,這所學校有著幾分神秘,,而當你慢慢了解這背后的故事,你才能真正體會這份工作的艱辛與不易,。

”讓學生每天康復一點點,讓教師每天進步一點點,,讓校園環(huán)境每天改變一點點“,,如今的桃源特殊教育學校已經發(fā)展成了一所成熟的綜合性特殊教育學校,使我縣特殊教育事業(yè)不斷壯大,,蓬勃發(fā)展,,不僅被湖南省教育委員會評為“湖湘名校”,,自2012年以來,,更是每年都被湖南省特教學會評為“湖南省特殊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來源:桃源縣融媒體中心

作者:楊凱嵐

編輯:李軍-ty

閱讀下一篇

返回桃源新聞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