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桃紅,又是一年春好。從桃源縣城出發(fā),沿315省道向著東北一路前行,,車行40分鐘,,穿過一道雕有鳳凰神鳥和皿方罍青銅器的古風牌坊,,便到了一個有風的地方。

青山入眼,、花香撲鼻,。一條寬敞的水泥路如架起的金橋從山中探出頭一路往外延伸,兩旁田里的油菜花挨挨擠擠,、可勁兒點頭,,朝著山里進發(fā)、在花間穿行,,感受到了春天最有誠意的迎賓,。沿途民居依山傍田,有的不作任何分區(qū),、完全融入自然,,有的建著圍欄,,自成一院,。一屋一塘一籬一樹一花開,護院的狗,、打盹的貓,、覓食的雞,老人閑坐稚子鬧,,都是最美的人間煙火,。山間田地不比大坪大壩一望無際的開闊大氣,卻是隨山就彎,、錯落有致,,規(guī)規(guī)整整地別有一番風味。一路前行,,一路遇見,,車子又繞過一個山頭,頓覺豁然開朗,。下車追風,,一股現代農業(yè)的氣息撲面而來。
現代農業(yè)風
這里是棲鳳山田園小鎮(zhèn)人才振興示范點,。公路兩旁金燦燦的油菜花海里,,一邊建有十多個大小不一用于科研的白色球形棚,一邊點綴著幾個憨態(tài)可掬的景觀稻草人,?;êM鈬郎蕉ǖ膬纱爆F代化建筑遙相呼應,一幢是還沒完工的氣派民宿,一幢是承載著架橋這方山水未來希望的現代農業(yè)科普中心,。風,,自科普中心來。

千萬條紫紅,、黃綠相間的纖長錦屏藤氣生根洋洋灑灑從科普中心進門處的棚架上垂懸而下,,恰如一簾幽夢。經過這道如夢似幻的植物門簾,,種植大觀園,、水培迷宮、魚菜共生館,、熱帶水果區(qū)四大區(qū)域便一一展現在眼前,。紫背天葵、抱子甘藍,、紫苤藍,、救心菜等日常生活中很難見到的藥材、蔬菜,,以及旅人蕉,、散尾葵、變色木,、清香木,、也門鐵、龍血樹等只有熱帶沙漠才有的植物花卉琳瑯滿目,。立體栽培,、無土栽培、氣霧栽培,、基質栽培,、管道栽培,空中栽培,、水培,,多種栽培方式讓現代農業(yè)的魅力盡顯無遺。
兩年以來,,科普中心累計接待了40余批1000多人次中小學生開展研學體驗,。科普最大的意義莫過于此,,將現代農業(yè)的種子種進孩子們心中,,以日以年,讓它生根發(fā)芽,,這是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希望和底氣,。
倘若說科普多少有點理想主義,,科研則能眼見為實的讓人倍感踏實。桃源是“中國十大硒鄉(xiāng)”,,富硒功能農業(yè)是桃源農業(yè)的一張靚麗名片,,桃源現有富硒農產品生產基地60萬畝,富硒功能產品共26類83種215款,。架橋鎮(zhèn)是桃源富硒產品的主產區(qū)之一,,富硒稻米、油品,、水果等品質極佳,。不遠處油菜花田里的白色球形棚就是富硒農業(yè)實驗基地,5家省市農業(yè)龍頭企業(yè)入駐,,10多名高級職稱農業(yè)科技帶頭人駐點幫教,。“田間課堂”為本地培育出了50余名富硒農業(yè)生產技術人才和20余名終端銷售電商網紅,。政府資源,、企業(yè)資金、個人知識緊密銜接,,現代農業(yè)蓬勃發(fā)展,,人才振興推動著鄉(xiāng)村振興。
青春浪漫風
春有約,、花不誤,,年年歲歲不相負,。架橋鎮(zhèn)東門橋居委會村的80后夫妻閆洋華和丈夫白建新行走在自家的千畝油菜花海,,沉浸在賞花與收獲的雙重喜悅中。
閆洋華是河南妹子,,10多年前和丈夫在沿海打工時相戀并遠嫁桃源,。有了孩子后,兩人決定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看到村里老人多,、年輕人少,田地都荒廢著,,便決定承包荒地種水稻,。第一年承包了三、五十畝,,全家齊上陣,、起早貪黑,天道酬勤,,一年下來,,收成可觀,。這讓夫婦倆更加堅定了種田的信心,一路穩(wěn)扎穩(wěn)打,,逐步擴大規(guī)模,。2014年成立水稻種植合作社后,又趕上國家的好政策,,免費學習了現代化科學種植方式,。

如今,夫婦倆常年流轉2000多畝田地,,一部分用于水稻和油菜輪作,,一部分種植雙季稻,全部現代機械化種植,,省錢省事產量高,。有了經驗后,夫婦倆還帶領鄉(xiāng)親們一起科學種植,,一起致富,。一個榜樣一面旗幟,受他們的影響,,現在架橋鎮(zhèn)投身農村農業(yè)的青年越來越多,。架橋鎮(zhèn)初步形成的萬畝富硒水稻、萬畝富硒油菜,、萬畝富硒油茶,、千畝富硒水果、千畝富硒茶葉,、千畝富硒中藥材“六個一”特色產業(yè),,青年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東門橋微醺的風輕拂著閆洋華,、白建新這一對有情人的臉,,他們的愛情在奮斗和擔當中浪漫,鄉(xiāng)間每一朵怒放的花都是對他們的祝福,,都是對新農人,、新農業(yè)、新農村的禮贊,。
血色忠誠風
棲鳳山村的一座山丘之上,,長眠著革命先烈徐才益、徐才英兄弟,。兩位先烈的陵墓和家人的陵墓緊挨在一起,。墓旁的草地上開滿了不知名的小花,在風里搖曳著,,像在感嘆,、像在訴說,。

1927年11月,湘西北第一個紅色政權徐溶熙蘇維埃成立,,徐才益任軍事委員,、徐才英為骨干成員。棲鳳,、長嶺鄉(xiāng),、青龍寺起義有他們的身影;“三口堰”設伏,,擊斃大地主黃竹均,、高華皆,給貧苦農民開倉放糧有他們的功勞,。他們夜襲黃葉崗鏟除了盤塘鏟共大隊長黃子清等地痞流氓,;他們在青龍寺剿匪消滅了高香兒等惡霸土匪;他們以血肉之軀護百姓平安,,他們?yōu)橐粋€美好新世界的誕生而斗爭,,流盡了最后一滴血。他們沒能等來幸福的明天,,但為無數人明天的幸福拼出了一條血路,。
烈士的鮮血染紅崢嶸歲月,換來了后世的和平與發(fā)展,。今天的棲鳳山村乘著鄉(xiāng)村振興的“東風”,,大力發(fā)展休閑農業(yè)產業(yè),種植油茶面積1500畝,、茶葉面積500畝,、楊梅面積150畝、湘蓮面積100畝,,形成了以油茶為主導,,茶葉、楊梅,、湘蓮為輔的產業(yè)格局;培育出了桃源縣金陽茶業(yè)有限責任公司,、聶氏楊梅生產基地,、棲鳳山水農莊等新型經營主體11家。村里年接待游客數萬余人次,,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達10多萬元,,全村人均純收入2萬多元。家鄉(xiāng)人民今日之幸福,,當可告慰先烈在天之靈,。
崇文重教風
棲鳳山新時代文明廣場有一面醒目的笑臉墻,,“永遠跟黨走、幸福萬年長”十個紅底黃色主題大字書寫在墻中央,,字周圍是132張棲鳳山村父老鄉(xiāng)親的笑臉,。笑里有善良、笑里有好客,、笑里有甜蜜,、笑里有幸福。笑臉墻一側懸掛的紅燈籠大有文章,,記錄著15位村民代表的家風家訓,,處事之道、為人之本全在里面,。

另一邊的文明實踐站還有優(yōu)秀學子榜,,自恢復高考以來,棲鳳山村共走出了本科及以上學歷優(yōu)秀學子180余人,,其中清華北大6人,,雙一流大學20余人。這些優(yōu)秀學子齊聚村里榜單,,給學弟學妹們以榜樣,、以啟發(fā)、以激勵,,為家鄉(xiāng)發(fā)展注入活力與支撐,。
感受著濃郁的文化氣息緩緩前行,在紫菱書屋觀棋不語,、在湘村636門店靜靜選購,、在電商直播中心覓一份別樣的精彩。村里工作人員正聲情并茂地介紹如何改善生態(tài)居住環(huán)境,,如何發(fā)展產業(yè)共同致富,,如何評選五好家庭、最美媳婦,、最美庭院,、十佳致富能手,如何讓村民們一邊選出自己心中的模范,,一起向模范學習共同促進成長,。耳聽眼見,崇文重教入腦入心,。
暖心幸福風
又有風起,,吹來田野廣播的消息:“您已進入危險區(qū)域,請馬上撤離,?!庇行『㈥J進了水塘邊的危險區(qū)域,,觸碰到“電子圍欄”引發(fā)預警,村指揮中心第一時間反應,,雙網互動,、雙管齊下,5分鐘把孩子帶離水塘,,將隱患消除于萌芽,。

東門橋社區(qū)堅持黨建引領,扎實推進數字鄉(xiāng)村建設,,創(chuàng)新推廣“黨建引領+雙網共治”基層治理新模式,,構建“云網”,重點針對防溺水,、森林防火,、秸稈禁燒和獨居老人居家安全等問題,將部分重點區(qū)域的監(jiān)控攝像頭升級為具有“電子圍欄”功能的AI智能攝像頭,。凡有人闖入“電子圍欄”就會自動向村指揮中心預警,。指揮中心接到預警后能及時處理消除隱患和危險,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云網”是安全網,,更是溫情網。去年正月初七,,很多從外地回家過年的村民們滿懷眷戀和不舍,,準備啟程外出奔赴新一年的山海。他們有的在家門口正與親人告別,、有的背著大包小包在馬路邊等車,、有的在屋場整理行囊。利用“云”網開展常態(tài)化巡查時發(fā)現了這一幕幕的東門橋社區(qū)黨總支書記李海華感慨萬分,,將“云”廣播打開,,在歌單里找出《常回家看看》并播了出來,。音樂響起,,整個村子彌漫著濃濃的溫情,曲畢,,社區(qū)微信群里炸開了鍋,。“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無論走多遠,,永遠記得家的方向”,,“感謝貼心的社區(qū)領導,,一曲暖人心”。一個小小的舉動,,在寒冷的天溫暖了外出群眾的心,,拉近了干群的距離。
現代農業(yè)風,、青春浪漫風,、血色忠誠風、崇文重教風,、暖心幸福風——架橋風起,,來這里走走吧,獨行,、雙人或三五成群,,來鄉(xiāng)間田野接受這風的洗禮,遇見暖,、遇見愛,,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