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玖:用61年去愛,,只為……

來源:視外桃源手機臺 記 者:李澤紅 作者:李澤紅 編輯:李軍 2018-09-21 17:20:22
—分享—

  戲大如天,愛戲一生,。這是桃源縣戲劇家張文玖的堅定情懷,。12歲涉足戲曲,,張文玖這一輩子就與戲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三進三出漢劇團

  1945年,,張文玖出生在九溪鎮(zhèn)的一個小山村,。每到正月,,山村里熱鬧非凡,,車兒燈,、三棒鼓、打獅子......民間藝人們走鄉(xiāng)串村為老百姓送去歡樂,。剛滿5歲的張文玖騎在大人們脖子上扮著群眾最喜歡看的車兒燈,,受到父老鄉(xiāng)親的夸贊。讀高小時,,學校老師們喜歡利用業(yè)余時間唱戲,,張文玖跟著跑龍?zhí)住⒀菪〗巧?。每逢縣劇團下鄉(xiāng)演出,,得到消息的張文玖餓著肚子也要趕著去看。“這娃兒將來只怕是吃這碗飯的人哩!”鄉(xiāng)鄰們紛紛議論,。

  1956年寒假,,得知縣劇團招生的信息,張文玖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決定去試一試,。看到這個稚氣未退,、對戲卻這么癡迷的孩童,,居然從一百多里地的大山里趕到縣城,劇團領導感動了,,將他收了下來,。開學后,學校見張文玖遲遲沒去讀書,,教導主任找到縣文教科,,以在籍學生不能進團學戲為由,又要張文玖回學校讀書,。

  小學畢業(yè)后,,張文玖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桃源三中,但他還是懷揣著進劇團學戲的夢想,。一次放假,,他隨一位家住桃源的同學來到縣城。剛下船,,張文玖就情不自禁地直奔劇院??吹剿娜绱藳Q心,,劇團領導毅然與學校協(xié)商,將他留下進入新中國成立后桃源縣舉辦的第一個戲劇科班——“文”字班習藝,。

  當時,,劇團日子十分艱難,,一塊豆腐乳一餐飯是經(jīng)常的事。十二三歲的張文玖卻覺得苦中有樂,,堅持練功,、學戲,毫不動搖,。文化大革命中,,劇團撤銷。張文玖和大家一起到“五七”干校學習,,后被下放農(nóng)村,。佘家坪公社盤龍山大隊要成立毛澤東思想宣傳隊,村支書派人三番五次上門,,將準備安排在楓樹公社給勞模李光慶當徒弟的張文玖接了過去,。來到盤龍大隊,張文玖一邊參加農(nóng)業(yè)勞動,,一邊給村文藝宣傳隊編排節(jié)目,。移植的現(xiàn)代漢劇《智取威虎山》《紅旗卷起農(nóng)奴戟》等節(jié)目在當?shù)剞Z動開了,受到十里八鄉(xiāng)老百姓的熱烈歡迎,。

  1969年9月,,縣里的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因工作需要,又將張文玖從農(nóng)村抽調(diào)回城,。1972年恢復縣漢劇團時,,張文玖被任命為團長,直到1988年5月調(diào)縣政府工作,。

  練功習藝不畏難

  

 

  學習戲曲藝術(shù),,最苦莫過于練功。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則更為艱辛。早上四五點鐘就要起床,,練襠功時練到上廁所蹲不下去,,而蹲下去又站不起來;練手勁功(也稱“拿鼎”)苦成眼淚鼻涕一條線,還要堅持不準腿腳落地;練擺罡,、走邊,、把子、毯子功則要練得大汗淋漓,,衣服濕了干,、干了濕;晚上演出完后還要練2個小時的毯子功,當時被大家戲稱“練躍進功”,。上山下鄉(xiāng)演出凡有沙灘,、草坪,、禾場乃至堆谷殼的雜物間,都是練功的好場所,,俗稱“練外場功”,。一次練翻打,張文玖扭傷了腳,,被安排打了一個月的字幕,。

  對腿功的練習,當時可謂近似殘酷,。練功者要坐在一條長凳(老虎凳)上,,承受著從一塊磚到四五塊磚傷筋動骨的痛苦。長時間練習下來,,才能達到“點紅”的要求,,即在練功者鞋尖上涂上紅彩,一腿踢上去,,腳尖直點眉宇正中,。張文玖曾多次疼痛得流下眼淚。他也曾動搖過,,但一想到貧困的家庭,、勞苦的父母、師輩的希望,,又咬牙堅持了下來,。他牢牢記住了父親的教誨:“伢兒,練功的痛苦是暫時的,,學不到本事的痛苦是終生的,,你要堅持堅持再堅持啊!”

  實踐演出苦鍛煉

  

 

  張文玖回憶說:“跟師傅們實踐演出的那幾年,雖然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但苦中有樂,得到了鍛煉,,長進了技藝,,雖苦猶甜啊!”當年,為了給老百姓送戲上門,,師傅們帶著“文”字班小演員們深入到全縣公社大隊巡回演出,,每天都要轉(zhuǎn)幾個點,演兩三場戲,,甚至還要演“躍進戲”,。一次到黃甲鋪公社楊家莊大隊演出,從晚上7點開演,,一直演到次日凌晨6點,。觀眾換了一批又一批,而演員們卻要不間斷地演——“除四害”“新斷橋”“反徐州”“六打華府”“借兵長坂坡”“獅子樓”等,。演完回住宿地時,,大家邊走邊打瞌睡,在經(jīng)過一座石橋時竟都紛紛倒下睡著了,。

  還有一次在三里溪演戲,,由于連日勞累,疲憊不堪的張文玖竟兩次從兩三米高的草臺上摔了下來,,跌傷了腿,,卻仍然堅持演出,連帶隊的師父龍桂新都為他的堅強感動得流下淚水,。

  這次實踐演出從穿著棉衣的二月出發(fā),,直到穿著棉衣十一月回城,歷時10個月,,行程數(shù)千里,,是一次實地長時間的鍛煉。“文”字班的師兄師弟獨立擔綱演戲,,加之老師們的手把手傳藝,,使張文玖他們這班小演員的技藝大有長進,小荷已露尖尖角,,桃源城鄉(xiāng)贊新苗,。

  惠民送戲不等閑

  

 

  作為一個基層的劇團,服務的主要對象是廣大農(nóng)民朋友,,而老百姓又是那樣渴求看戲(當時只有戲劇,、電影等藝術(shù)形式)。“寧可不喝不吃,,不可耽誤看戲,。”張文玖擔任團長后,繼續(xù)帶領演職員上山下鄉(xiāng),、走村串戶,,把精神食糧送到老百姓的家門口,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時間為群眾送戲上門,。演員們自挑道具行李,,自搭舞臺,翻山越嶺,,涉河渡水,,轉(zhuǎn)一次點都要走上幾十里路,可從沒有人叫苦叫累,,贏得了老百姓的交口稱贊,。“我們的‘扁擔劇團’又來演戲咯!”群眾奔走相告,,樂不可支,高興得像過年一樣,。

  張文玖他們晚上為老百姓演戲,,白天參加農(nóng)業(yè)勞動,為老百姓擔水,、理發(fā),、打秧收稻、挖堰塘......為了讓全縣的老百姓都能看到劇團的演出,,1965年,,劇團分成三個演出隊按南、北,、西跑線,,執(zhí)行縣委提出的“將銅鑼打通全縣每一個大隊”的要求,翻越烏云界,,跨過萬陽山,,趟過冷水河......可以說桃源當時的每一個大隊都留下了劇團演職員的足跡。在南北轉(zhuǎn)戰(zhàn)中,,經(jīng)過縣城的演員們都曾路過家門而不入,。張文玖的愛人生孩子,他都因忙于為老百姓演出,,兩個月后才回家看望,。

  由于劇團的出色成績,上世紀六十年代,,桃源縣漢劇團被評為全省五個“紅旗劇團”之一,,并獲得價值5萬元的服裝和道具獎勵。八十年代,,又被省政府授予“先進集體”光榮稱號,,《人民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了劇團的先進事跡,中國評劇院還專門派人來桃源學習劇團為老百姓送戲上門,、文化惠民的經(jīng)驗,。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作為團長張文玖的辛勤付出。

  藝無止境永登攀

  

 

  “藝術(shù)無止境,,奮斗不停息,。”張文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么做的,。1965年,,年僅20歲的張文玖被推薦到湖南戲劇藝術(shù)學校,一年時間,他系統(tǒng)學習了戲劇表導演理論及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表導演方法,,同時兼修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導演理論,。這次學習他提高很快,可以說在藝術(shù)上有了“質(zhì)的飛躍”,。此后,,他按照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的創(chuàng)作方法,和劇團同仁們一道抓創(chuàng)作,,盡力排練,一般都自己擔任導演,,年年都有好作品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70年代到80年代,省里組織的各類文藝匯演都是桃源代表常德參加,,《心紅眼亮》《紅色家信》《金溪風云》《斢田牌》等獲得好評的節(jié)目都是張文玖按照新的排練方法執(zhí)導的,。1973年,由他執(zhí)導的《龍江頌》在長沙經(jīng)電視轉(zhuǎn)播為毛主席進行了專場匯報演出,,獲得文化部授予的二等演出獎;1979年,,同樣由他(與人合作)導演的《發(fā)霉的鈔票》被調(diào)晉京為建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獲得文化部授予的二等演出獎,,此外還有“三備棺”等一批劇目被電視錄像全國播放,。

  張文玖一生癡愛戲劇,他參加了200多出戲的舞臺演出,,導演了300多部大小戲劇,、50多臺大型文藝晚會,創(chuàng)作了100多個戲劇小品曲藝節(jié)目,。他是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戲曲導演學會會員、省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省戲曲導演學會會員,、中國戲曲導演學會會員、省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省戲曲導演學會會員和《中國戲劇家大辭典》入編者,。從1960年起,不斷獲得地區(qū)“優(yōu)秀青年演員”“常德市優(yōu)秀中年演員”稱號,,并多次榮獲“導演獎”,。近幾年,退休后的張文玖不甘庸庸頤養(yǎng),,仍在為戲劇拼搏繁忙,,在常德市的“百團大賽”中,九溪鎮(zhèn)的參演獲獎節(jié)目都是他編導的,為九溪鎮(zhèn)連續(xù)三年獲得一等獎桂冠作出了貢獻,。2015年,,他的戲劇作品集《丹楓流霞》由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出版并發(fā)行。

  張文玖經(jīng)常說:“我一生樂與戲相守,,不棄也不離,,此情也悠悠。”這位德藝雙馨的老藝術(shù)家年逾古稀,,卻仍然如老牛奮蹄,,默默在戲劇藝術(shù)園地里耕耘,為戲劇文化的繁榮發(fā)展做著貢獻,。“少則志堅,,老當益壯,攀登高峰,,藝海揚帆唱大風,。”我們?yōu)橹C然起敬,深深祝愿這位永不言棄的老人的戲劇情懷閃爍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來源:視外桃源手機臺 記 者:李澤紅

作者:李澤紅

編輯:李軍

閱讀下一篇

返回桃源新聞網(wǎng)首頁